平均600块木构件精准复刻,浙大学子这样致敬工匠精神!
你是否震撼于故宫的恢弘?
你是否惊叹于滕王阁的巍峨?
绮丽迷人的古建筑
历经近千年岁月的洗礼
依旧在华夏大地上熠熠生辉
维系它们的正是凝聚着
无数匠人智慧和心血的
“大木作”结构体系
古工匠们用巧妙的榫卯组合连接单个构件
逐步形成完整的力学结构体系
不费一钉一铆便可屹立千年不倒
想知道那些恢弘大气的古建筑
到底是怎么连接组合的吗?
浙大这堂课带你一键解锁其中奥秘
快跟随小浙一起来看看吧!
学生作品
学生作品
学生作品
2020级学生作业汇总
月牙楼208办公室:模型存放空间
“对于中国古代建筑复杂的营造体系,亲身实历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也是最好的记忆法则。”浙江大学建筑系专业课《建筑史Ⅱ:中国古代建筑史》授课教师张玉瑜如是说。
秉承着这样的理念,这堂被建筑系学生戏称为“最硬核专业课”的课程除了理论学习,还有实践作业——亭子模型制作便是一项重要内容。学生们通过张玉瑜提供的相关图纸结合实地测绘考察,按1:30或1:50的大小比例制作亭子的结构模型。
下面就来看看这些亭台轩榭是如何拔地而起的吧!
前期准备:“亭”初见
月牙楼208办公室的模型参观拉开了这场“亭子大战”的帷幕。在欣赏学长学姐制作的模型过程中,张玉瑜从做工细节到材料选择,详细地向同学们讲解了不同亭子的构造区别与形成原因。这样一次近距离的模型接触,让同学们对亭子的内部构造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模型讲解
初次感受亭子之后,同学们要进行“选型”,即选定自己心仪的亭子类型,选型结束后便可开始数字建模、开具料单、购买木材以及相关工具。此外,张玉瑜还专门邀请了热心的学长学姐通过网络直播分享亭子制作经验。
学长直播分享PPT
在前期准备中,同学们需要根据图纸理清亭子的结构组成,了解构件的名称以及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做到胸有成竹,这样制作起来才能做到有条不紊。遇到光凭想象难以理清思路的时候,同学们则会通过建模软件进行3D数字建模来帮助理解。
亭子图纸
亭子Sketch Up模型
亭子Sketch Up模型
当然,要想更好了解结构和细部做法,特别是实际用料、铺作细部以及衔接方式等,实地考察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同学们前往实地考察
将巨大的亭子建筑收于尺幅,将形态各异的构件了然于心,而后在脑海中搭建起一座亭子,如此便可着手开具料单以及购置器材啦!
同学们开具的料单
开工进行时:“亭”路难
中国古建筑是模件化生产的,即统一生产构件后实地组装,每个构件都有相应的尺寸规范,因此在制作时首先要将所有零件制作完善,最后进行整体拼接。
模型构件:斗拱
千万别小看这小小的斗拱,它可是经过了画、裁、雕、磨的四大工序的经验之作。同其他构件一样,同学们先将构件大样在木材上一笔一划绘制成型,接着将确定的用料裁出,然后雕刻出形制,最后打磨平滑。初次尝试难免失误,这用料不是裁大便是裁小了,打磨时也常常磨多、磨坏,故而最终成型的都是历经失败之后的经验之作。
画
裁
雕
磨
构件制作完毕便可进行组装,整个过程可归纳成四个步骤:穿、插、架、抬。搭好台基后按照确定的位置升起柱子,穿插梁架,将铺作层、屋架层按照顺序一一组装完成,最后铺上椽子勾勒飞檐,亭子便组装成型啦!
组装过程
组装过程
舒云亭组合过程
孤鹤轩组合过程
一个个斗拱像花朵般盛放,将高高的屋架托起;一段段飞椽像鸟儿般展开翅膀,悬挑的屋檐翘起,凝聚智慧与匠心的亭子就这样拔地而起,而在制作过程中的一点一滴也都深深地印刻在同学们的心中,有同学直言:“错过整个秋天,做完一件能吹大半辈子的事。”
成果欣赏:“亭”蕴深
中国古代保存下来的古建筑座座珠玑、灿若星辰,整齐排列的梁柱、高高翘起的飞檐、精密组合的斗拱,不仅向我们展现了璀璨耀眼的中国古代建筑文化,还彰显了古建营造者们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大木作作为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核心,在整个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可以说是中国古建筑的灵魂所在。随着建筑材料的更替,木结构建筑才渐渐退出历史的主舞台,但是对于今天的建筑学子而言,木结构建筑仍有极高的学习价值。在亲手制作完亭子模型之后,同学们感触颇深。来听听他们的心里话!
陆浩:
与亭为伴的长夜,
是平静的,也是澎湃的
从一组组斗拱
到安放完斗拱的框架
再到除去椽子的完整木构
长夜在沙沙的划刻声中流逝
做完的那一刻心里是难以言喻的激动
向蓉蓉:
一次奇妙的体验,梦回古时工匠
始于12月8日,终于12月26日
手切每一根柱子檩条
手磨每一个构件开槽
不甚容易
但这种从无到有的过程实属惊异
吴笑阳、汤一凡:
斗拱飞椽,
是亭,更是血汗的凝结
近一个月的切磋琢磨
木条从台锯上慢慢蜕变
过程艰辛而又漫长
无数个夜晚
点点滴滴,终成冷翠
张议兮:
古今相见,赴一场筑亭之旅
寻木购材,熬夜求生
这是一次速度与DDL的较量
更是一场充满挑战与乐趣的旅程
徐欣航:
闲云天青处,良亭沈园中
划、裁、雕、刻
一道道工序、一次次尝试
从初始的木条板片
到最终闲云亭的诞生
仿佛跨越千年时空
于沈园中见证“唐陆”之情
陈雨:
手握刀木,舒云我有
锉刀、锯刀、小刻刀
用得顺手就是好刀
松木、榉木、巴沙木
做成亭子就是好木
朱远瞻、杨琦冰:
一次机会,一种感悟
从细磨斗拱到最后铺下檩条
一步一步、一点一滴
对细节的探索会使你对古建更加着迷
“希望通过亭子模型的制作能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对大木作的理解,同时也希望同学们通过动手实践能够真切地体悟中国古代建筑营造者们的工匠精神。”张玉瑜说。从普普通通的木片条
摇身一变成为精致的亭榭
裁过的每一道痕迹
雕刻的每一处纹路
都记录着用心制作的每一个日夜
从材料物到建筑体的蜕变
不仅是物理形状的塑造
更是工匠精神的传承
愿匠人之心于此扬帆起航
以求精之志乘风破浪!
文字记者: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陈丽婷 | 陈柏妤图片来源于受访者:2019、2020级建筑系学生今日编辑: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陈丽婷责任编辑:李灵 | 周亦颖点个赞和在看,一起为浙大学子点赞!